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空前绝后:成祖朱棣灭方孝孺十族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9 15:08:50 点击数:6602

 

空前绝后:成祖朱棣灭方孝孺十族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建文帝在位时,方孝孺已经是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学识品德为四海称颂。他为文纵横豪放,能与东坡(苏轼)、龙川(陈亮)相比。据说每撰一文,海内争相传诵。

    王朱棣起兵时,他的谋士姚广孝曾对朱棣说:臣有所托。朱棣问:何为?姚广孝答道: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颔首答应。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姚广孝事先嘱托过,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

    对于方孝孺的文名,朱棣也很敬重。几天后,朱棣准备即位时,便想请方孝孺为他拟登基诏书,同时也希望利用方孝孺的名气为天下士人树立一个归顺的榜样,所以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方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遭到方孝孺的一顿痛斥。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派人强行押解方孝孺上殿,但是方孝孺穿着一身斩衰(古代丧服按生者和死者关系,分为五等,斩衰最重),一进来就大哭不已。朱棣即命锦衣卫强行撕去方孝孺的丧服,换上朝服。

    朱棣强压怒火,亲自劝解方孝孺,破例为他设座,并起身劝慰道:先生不要难过了!朕本来是要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在哪里?朱棣说:他自焚死了。方孝孺再问道: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当皇帝?朱棣说:国家要依赖年长的君主来治理。方孝孺进一步逼问道: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无法回答,只好搪塞道:这是朕的家事,先生不必过多操劳。遂暗示左右,强行将笔塞给方孝孺,命道:诏天下草,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过笔,奋笔疾书燕贼篡位四个字,投笔于地,放声大哭,且哭且说: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发怒道:你难道不顾你的九族吗?方孝孺愤然回答道:便十族奈何!骂叱声越来越大。朱棣大怒,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开,从嘴角一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满脸是血,仍然痛骂不绝。朱棣厉声道:岂能让你如此痛快地死,当灭你十族!

   于是,朱棣一面命人继续将方孝孺关押狱中,一面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以及他的学生,算作十族,押解至京,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是否回心转意。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服于朱棣的淫威。当弟弟方孝友被押到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将就戮的弟弟,不觉泪如雨下。

    方孝友从容吟诗一首,宽慰方孝孺: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方孝孺也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被押到南京城聚宝门外磔死,遇难时年仅四十八岁。明代历史地理学家王士性曾评价道:自古节义之盛无过此一时者。清代学者齐周华也认为:靖难受祸惨烈者,亦莫若孝孺。无论知与不知,无不义而悲之。老南京相传明宫午朝门内丹墀上的血迹石,即为方孝孺颈血所溅而成,雨后看血迹石,血色鲜红欲滴,嗅之似犹有血腥味!

    方孝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上吊自杀,两个女儿年未及笄,一起投秦淮河自尽,受他牵连被杀的有873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达数千,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

   历来株连也不过是灭三族,诛九族已经很恐怖,燕王还要灭十族,其野蛮、残暴由此可见。以至于清初史家谷应泰这样叹道:嗟乎!暴秦之法,罪止三族;强汉之律,不过五宗……世谓天道好还,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