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国学 传承经典
赣州四中 蔡启明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沉淀着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巨轮中,我们回头仰望,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古人的智慧,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国家教育行政院在习主席的引领,大力倡导学习国学,古为今用,于2017年8月10日—17日举办第37期国学经典教育专题研修班。承蒙国家弘扬国学,感谢学校领导的推荐,很荣幸成为此次国学研修班的一员。为期一周的研修,触动我的心灵,感悟不是一言两语可以道尽。
中华文化悠久而厚重,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学撑起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春秋战国是国学兴盛繁荣之时,诸子百家,典籍荟萃,武帝以后儒学独尊,也成为正统之学。此处研修班设在儒学发源地,至圣先师孔子诞生地尼山。初到尼山,颇感偏僻,人迹少也。几日研修后,发现宁静的尼山焕发圣人的光环,来到尼山脚下,在夫子洞前,同修152位学员为圣人行礼,登上尼山顶,仿佛有圣人所言“登东山而小鲁”之感。
每天研修开始,所有同修为圣人行礼,并同唱《大同》歌。本次研修,聆听了吴光教授讲授儒学的传承与现实价值,进一步了解儒学对中华的意义;聆听了郭齐家教授解读《论语》,知论语微言大义,导读《大学》领悟修身之本;聆听了颜炳罡教授解惑《孟子》氧气篇,才知道何为浩然正气;聆听了朱荣智教授讲解《弟子规》和《三字经》,体会到台湾同胞如此重视国学;于建福教授给我们传授了如何在学校开展国学的一些方法和指导。教授们的传道,铿锵有力,意味深长,至今还回味无穷。
研修安排中有游学的一天,我们到曲阜游三孔真是震撼人心。孔庙前,每天都有震撼的六艺表演,礼乐射御书数,而后以透露出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有朋至远方来”结束。随后开庙门,导游详细的讲解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孔子,也感受到孔子深远的影响,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生民未有,我想都还不够表述孔子的伟大。在古代布衣出生的孔子,因其伟大的思想让千百帝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无不到孔庙祭拜,而又立碑见证,不是帝王的孔子享受着帝王九五之尊的待遇。孔府与孔林游览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儒学作为国学的精华和代表,自新文化以来一再被打倒被抛弃,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入,人们追逐利益而不再尊敬孔子,不再守住仁义礼与信之底线,物质的急速上升,精神却不断空虚,而今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习主席应时提倡大力复兴国学,是解救危机的最好方法,建立文化自信,建立精神家园。如何普世,关键在教育。很欣慰在校长刘爱平经典治校的理念下,我们找到了一条与中央不谋而合的到来,在提倡国学与传播中,四中走在全省的前列。
愿国学复兴,愿经典传承,愿国家强盛,愿四中整整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