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写之人,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国旗下的讲话
政教处主任 李英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大写之人,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说到校园卫生,对四中的广大师生来说,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对于刘校长,对于我们政教处的处室人员来讲,感受可能会深刻些。
随着办学成绩及社会声誉的不断提升,来四中办事、参观指导或检查工作的家长、老师、领导等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各行各业的客人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向学校反馈:走进四中,感觉很舒服,一是很有文化气息,二是校园非常干净。
说到四中的校园卫生,我印象极深的是上学年接待了三位来自中心城区不同学校的老师,他们不约而同都表达了相同的好奇,那就是:“我们领导说,四中校园非常干净,非要让我们来弄个明白,四中究竟请了哪家保洁公司或物业公司,究竟请了多少保洁人员,才做到校园这么干净的?”
面对多次同样的提问,我心里自有答案:四中的校园洁净,源于四中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育人嘛;源于同学们的辛勤打扫和师生们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洁习惯;源于绝大多数的师生见到垃圾时主动俯身拾起的习惯,源于卫生校长、厕所校长刘校长的率先垂范……
无疑,这些都是实话,但人家会信吗?我只有笑而答曰:我们没有请任何保洁公司、物业公司,但我们有2700多名富有主人翁意识、注重卫生细节的师生!
细细想来,这些现象的背后,蕴藏着很多教育的真理,比如:“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比如“成功,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再比如“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等等。所以说,校园卫生非小事,因为这蕴含着育人之道,也可作育大写之人的文章!
客观地讲,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的卫生状况又上新台阶。具体表现是,来自初一高一的800多名新生,很快融入到四中的集体中,共同维护校园的清洁。这里我想特别表扬我们初一年级的300余名新生,因为他们的“克勤小物”,学校没有出现往年开学初初一新生随处乱丢废纸、食品包装袋、塑料袋等垃圾的现象;此外,在各年级的教师办公室统一撤出垃圾桶后,不少班级也开启了教室无垃圾桶模式;同时,为减轻初一部分班级包干区打扫的过重负担,云鹰楼前的4个垃圾桶也尝试撤离了近一个星期,从目前监测的情况来看,比较正常。
当然,我们也发现,仍有少数同学在无人监督时,为了自己的便利,将自己不要的垃圾随地丢弃,尤其喜欢扔在楼梯间、榕树底下、花坛中,甚至丢在图书馆阅览室的角落里、窗帘后;有少数同学在田径场、篮球场、毽球场锻炼或休闲时,会留下一些矿泉水瓶、纸巾等垃圾,也有少数男同学喜欢在格致楼、行知楼的墙裙上,留下脚印或颜色的手印;少数同学看到垃圾箱已经“撑饱”的情况下,仍不愿多走几步,强行“喂食”,少数同学在食堂用餐后,将餐巾纸、塑料袋等丢入装剩饭剩菜的潲水桶,还有少数同学将自己喜欢吃的方便面、烤肠等食品,硬是喂给“和”山水园林中的鱼和乌龟,大家要知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喜欢吃的这些食品,鱼和乌龟是不爱吃也不能吃的。我想这些行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对学校而言,都是毫无益处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为不仅破坏了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也与四中精神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格格不入。
同学们,在学校创素质教育示范校的征程中,需要我们每一个四中人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好习惯、好性格,做真正的大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