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育人观念与学校发展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9 18:17:38 点击数:2971

育人观念与学校发展<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刘爱平校长在全校家长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家长们:大家上午好!

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今天如期召开了。今天是星期天,耽误家长们休息的时间,把大家请到学校来,与老师们一起共同商议孩子们的学习大计,请家长们给予理解和支持。为此,首先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你们莅校指导工作,其次祝福你们家庭和谐,再次祝福你们的孩子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健康成长!

按照学校惯例,每当全校性的家长会时,校长就要代表学校向各位尊敬的家长汇报半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的相关情况,这既是学校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家长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我是20109月开始担任赣四中的校长至今,在前任校长何强同志的悉心管理下,学校20095月被评为省重点中学,学校各项工作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前任校长打下良好基础的前提下,我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把赣四中打造成一所名副其实的省重点中学。

何谓名副其实的省重点中学?我的理解就是,宏观上衡量的标准主要看老百姓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赣四中来读书?微观上衡量的标准主要看每年中考高考的升学率是否达标?我确定的标准是:每年中考,高分人数要位居中心城区前列,力争保住第一集团的位置;每年高考,二本录取人数要达到150——200人,其中,文化二本上线要达到30人以上,文化一本上线要达到两位数以上,体艺二本录取要达到150人左右。实现并稳定了上述目标,就可以充分说明我校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省重点中学行列。

家长们,今天我要代表学校客观理性地向全体家长报告我校今年即2012年高考中考的有关情况。2012年,是赣四中丰收的一年,是赣四中喜悦的一年,更是赣四中人自豪的一年,经过全体四中人三年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今年我校高考,勇创学校近17年来办学的历史最好成绩,取得突破性进步。在当年只有52人上中心城区重点中学最低统招线的情况下,一本文化上线达12人(其中600分以上5人),二本文化上线32人,体艺特长二本录取达152人,二本录取人数达189人,录取率达34·6%,今年赣州市二本录取比率为29·12%。今年高考,我校开始有同学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一流知名大学,较好地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精出”的目标。

今年中考,在当年中心城区老牌重点中学已经“掐尖”和学校本身固有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的情况下,我校700分以上人数达37人,高分段人数及比率均列中心城区重点中学第二名,今年中考,不仅考得好,还留得好,为我校高一实验班留下了53个优质生源。为三年后高考的成功奠定了扎实的生源基础。两个毕业年级均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任务,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家长们,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它是全体四种人笃志弘毅止于至善的结果,它是全体四中人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的结果,它是全体四中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结果,更是全体四中人上不怨天下不忧人只争朝夕的结果。

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这么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基础好的学生,我们四中的老师可以教的很好;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们四中的老师可以教的更好。

成绩的取得,给予全体四中人一个明确的暗示:只要给我们一个支点,四中人照样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甚至可以比其他学校撬得更快更好;

成绩的取得,告诉同学们和家长们一个铁的事实:只要听<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老师们的教诲,成功一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家长们,处于爬坡过坎时期的赣四中人,今年有四个没有想到,或者说出乎赣四中人的意料。

一是,今年高考,我校勇夺赣州市第二批省重点中学第一名,在全市28所省重点中学排名中,我校也位居全市第9名,家长们,我们在生源基础处于中心城区最低水平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一扫阴霾,步入先进行列,这个我们全体四中人没有想到;

二是,今年中考,我校在生源基础十分薄弱且固有生源流失严重的情况下,700分以上人数及比率位列中心城区第二名,超过了一所老牌重点中学,这个我们全体四中人没有想到;

三是,今年以来,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具体表现为学生迟到早退人数大幅度减少;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早恋等不文明现象很少发生,学生一边进校一边看书背书的现象明显增多;老师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老师们的质量意识和自信心也有显著增强;校园文化环境日益浓厚,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变;

四是,作为一校之长的我,已经连续两年多时间坚持在校门口诵读经典至今,风雨无阻般地坚持,彻底击破了社会上的各种冷言冷语和风言风语,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仅通读了诸多经典,我还写了近400篇达70万字的文章,我的《教余读经典》一书也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个我们全体四中人没有想到。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能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个我们全体四中人没有想到。如今的赣四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和好评,如今的赣四中,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给我校拨款5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学校建设;如今的赣四中,要求到学校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赣四中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原因在哪里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长们的支持,学生们的刻苦,老师们的敬业,上级的支持等。我想,赣四中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关键在于我们育人观念的转变。

我们的育人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两年多来,我带领全校师生一直在践行着一种理念,即潜能无限理论。何谓潜能无限理论?何谓潜能?就是人潜在的能量,亦即没有开发的能量、等待开发的能量、可以开发的能量。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潜能都不太一样, 每个人的潜能无限大! 据考证,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但只有不到10%的脑细胞被开发利用,其余大部分都处在休眠状态,更有数据统计认为有98.5%的细胞处于休眠,甚至有专家认为只有1%的细胞参加大脑的功能活动。人在30岁以后每天脑细胞是十万个的速度在死亡,虽然这对150亿脑细胞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死亡的是已开发的、有功能的脑细胞,必然影响脑效能的发挥,人就必然会显得迟钝呆板。研究表明:约有95%的大脑潜能尚待开发与利用,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大脑的开发程度也只达到13%左右。按照这样的理解,开发大脑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并非什么天方夜谭。

基于此,在学校管理中,我一直比较注重师生潜能的开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安排课务上。我喜欢打破条条框框,喜欢“破格”用人,喜欢给老师们压担子,尤其是给那些年轻老师和平时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压担子,甚至大家比较公认的所谓不合格老师 ,我都愿意给其机会。尽管受到一些诟病,但我始终不为所动,因为我非常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给老师机会和舞台,只要激发老师的斗志,其潜能一定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老师们就一定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真正能发挥老师的潜能,关键就是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谁都会说,但却少有人能做得到。难怪《增广贤文》会说: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难怪孟子会说: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需要校长有宽阔的胸怀,需要校长有较高的素养,需要校长有较好的人格魅力。如此,校长的耳朵根子才会变硬,毕竟,人的耳朵根子都是软的。

二是在制定近期目标上。我喜欢根据“跳起来摘桃子”的理论,切合学校生源实际,制定比较可行可信可靠的目标,目标就是一根线,好的目标就是一根好线,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师们的潜能,它可以把所有老师的精气神凝聚在学校班子周围,齐心协力为实现目标而竭忠尽智。

三是在校园文化构建上。我喜欢用曾国藩的“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子思的“为天下至诚为能化”,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曾子的“笃志弘毅止于至善”以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五种精神激励老师们,想法设法通过各种载体让这五种精神浸润师生骨髓,尽可能让这五种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的精髓,一旦这五种精神内化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并逐步成为师生们的习惯后,四中今后的发展就一定能生生不息,就一定能可持续发展,就一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潜能无限理论告诉我,作为校长,要不断去发现师生们的长处,尤其是隐性的长处,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加以运用,学校就一定会出现真正意义上人才辈出的景象;

潜能无限理论告诉我,作为校长,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师生看扁,千万不要静止地看师生,要时刻用发展的观点看师生们的进步,要经常用发展的观点激发师生们的潜能;

潜能无限理论告诉我,作为校长,要想在激发师生们潜能发挥的方面有所收获,首先校长自己要给师生们作出潜能无限的榜样,也就是要遵循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基于此,我在知识积累、身体锻炼、工作强度、毅力培养等方面积极作为,在切实提高了自我素养的同时,也给广大师生作出了表率,至少,不少的师生开始慢慢接受潜能无限理论并付诸实施。

家长们,我经常在全校学校师生大会上强调:人生难免会遇到诸多挫折和苦难,当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时,不要悲伤,不要害怕,只要我们相信潜能无限并充分发挥潜能,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与险阻,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近段时间,我接到个别家长的邮件,反映孩子所在年级的课务太重和作业量太多的问题,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担心孩子的学习逆反心理会加重。说实话,家长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接到家长的信息后,我也进行了坦诚的反思,并将反思结果告诉了我们的家长。确实,做任何事,不管你的动机如何?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否则,就会收到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那么,到底怎么把握这个度呢?要想准确把握这个度,就必须对周边学校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临川那边的学校,每周只休息半天,即星期日下午,赣州市周边的县重点中学,一个月只休息两天。其余时间都在学校上课和上晚自习,不少的学校晚自习上到晚上11点半。我有一个亲侄子,今年在县里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中,对照我侄子的学习情况,联想到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很是感慨啊!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士要求学校要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并且还振振有词地搬出一套西方教育理论做辅证。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呢?记得万世宗师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的人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误认为是:学习知识后,每天复习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其实,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并且养成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后,学习知识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家长们,学习知识是脑力劳动,如果说学习知识都是快乐的,那么学得越多,快乐也就越多,如此,谁都能考取清华北大;显然,学习知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然,我们的圣贤怎么会留下诸如“悬梁刺股、铁杵成针、闻鸡起舞、愚公移山、凿壁偷光”的古训呢?孔子反复告诫我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既然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则必须发扬人的顽强拼搏精神,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唯有此,我们的学业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当然,在倡导潜能无限的时候,作为校长,必须十分清醒地把握好潜能无限这个度,对老师而言,我一直提倡“身体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理念;对于学生而言,我一直主张劳逸结合的原则,在紧张学习之余,不断强化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例如,把每天的做操改为每天的900米跑操,我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每天能够坚持跑900米,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就一定能够健康,就一定能够承受目前的学习压力。

家长们,请你们相信:作为校长,我一定会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把你们的孩子当作我们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和培养,我们一定不会做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最大限度地按照中国的教育规律办事,最大可能地挖掘孩子们学习求知的潜能。

家长们,赣四中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发生显著的变化,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跟在座家长们无私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们将永远铭记家长们雪中送炭般的帮助关心和支持。

家长们,我们深知:成绩在被窝里是躺不出来的,成绩在牌桌上是摸不出来的,成绩在酒桌上是喝不出来的,成绩在口号声中是喊不出来的,成绩只有在潜能无限理论的指导下,靠我们全校2000多名师生摸爬滚打、夜以继日、顽强拼搏取得的。

2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四中美好的明天一定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各位家长。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星期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