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总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08年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应成为防止自然灾害的重要宣传基地。学校是人员最集中场所之一,特别是中小学生体质还相当柔弱,抵抗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大的水灾、火灾、、地震、重大突发性灾害等,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当自然灾害降临时,逃生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建立和谐校园,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 、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灾害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学校于5月18日举行了全校师生防震逃生演练。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班子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刘爱平书记任组长,各处室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认真筹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认真的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出教室,不得重返教室,不得喧哗、不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各位领导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5月18日下午4点40分,演练总指挥赵诗静副校长下达命令:“演练开始”。防空警报响起。在场教师指导学生迅速做出自救动作。因下大雨,原定的疏散阶段不得不取消。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以教育作宣传,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学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宣传”的氛围,让全体师生明确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宣传安全教育防灾的重要性,各班以安全教育课活动课为阵地,向学生讲授防灾救灾知识,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2、各班制作了各种防灾减灾知识板报,以“关爱生命,防灾减灾”为题,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在活动中,政教处还组织了对板报的评比,对出的好的班级给予表扬。
3、在学校操场悬挂了两条醒目的宣传标语:“防灾减灾系万家 关爱生命靠大家” “ 防灾减灾 人人有责”。在学校宣传栏出了一期宣传专栏。另外,还通过校园网和广播站,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
五、以宣传教育为体验平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次宣传教育和实际演练活动既是对我校师生的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师生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政教处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