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三)<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赣州晚报刊发《好的教育,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报道我校办学成绩
好的教育,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赣州四中实现高考成绩大突破
2014年的夏天必将在赣州市第四中学的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本年度的中考中,该校在生源薄弱的情况下,取得624分以上43人、700分以上1人的优秀成绩。更辉煌的成绩,则是该校在本年度的高考实现了重大突破:在三年前高一新生只有33人达到中心城区第一批省重点中学最低统招线的情况下,全校高考文化一本上线21人,比率达63.6%。其中,600分以上3人;文化二本62人,比率达187.9%;体艺二本过“双控线”203人,比率达85.3%。“这是赣州四中19年来成绩最好的一次,而且比往年的最好成绩翻了番。”校长刘爱平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说,“这个成绩太好,我们面对时有点措手不及,细思考时又觉得顺理成章。任何的成功不会无端到来,其背后,是对目标的孜孜以求和厚积薄发”。
1 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三年前,学校给这届学生制定了一个目标:文化一本上线10人,二本上线30人,体艺二本录取150人。三年来,师生为了这个目标,闯过一道道难关,解开一个个难题。今天的优异成绩,成百上千个孩子前途的起点,一切的源起,都是因为三年前的这个目标,和三年来的艰苦跋涉。
张老师是一位80后,三年前作为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教师,突然接到通知要接手学校高一的文科实验班。她几乎不敢相信:“那时候失眠是常态,也哭过吼过,问自己‘能完成目标吗’,压力山大。”面对困难时最怕孤军奋战。为了缓解年轻班主任的心理压力,老资格的年级组长请她到自己的家里吃饭谈心,平日里任课老师也主动给予帮助和鼓励。站在超越目标的今日,回首苦乐同行的往昔,张老师笑着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特别是在有人撑腰的时候。”
2 君子和而不同。既包容又团结,是学校教师团队的显著特征。正值盛夏,记者在采访时汗流浃背,高三(3)班班主任杨老师带了两壶水进来,一壶递给记者,一壶盐水给了张老师,嘴里还说着“喜欢喝盐水,真是奇怪”。杨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学校的氛围很好,每位老师的个性和特点都能得到尊重,即便发生冲突,大家也能很快找到平衡点。
尊重同事,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人。2014年高考赣州四中理科第一名林玉龙同学说,学校的气氛非常轻松活跃,他在平日的学习中感觉非常自在,也很容易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班主任杨老师说:“经过家访,我发现林玉龙是个随性不随便的孩子,在日常的教学中,就会注意到他的个性特点。比如有一次考试,他考着考着,就走到走廊上去答题了。只要不影响别人,我也就没有阻止。”杨老师对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说起来如数家珍:“林玉龙喜欢体育运动;魏琳懂事,正在打暑期工;朱振艺爱打游戏爱看韩剧……”
校长刘爱平说,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出高分考生,更是要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就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学校尊重老师的个性,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是良性的传递,也是逻辑的顺延。
多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刘爱平兼有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他认为,学校教授学生以知识,更教授学生以为人处世的良好习惯。“好的教育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刘爱平说,“我们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平日的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习惯。”
走进赣州四中的男厕所,记者发现里面非常干净,地板几可鉴人。所谓“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干净的厕所是全校几千名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力证据和缩影。
3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在赣州四中,万世师表孔子雕像矗立于校门后,曲径通幽的校园小径两旁,绿树掩映,程门立雪、愚公移山等12个经典故事以浮雕的形式呈现在校园文化墙上——以国学经典治校,是刘爱平的方法论。在赣州四中,教师定期要举行国学考试,学生也要背诵一些经典的段落。“刚开始还非常抵触,觉得全是形式,但时间久了,这些古人先贤说的话还是会影响我们”,高三(4)班的毛玲说,“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当我和自己的惰性做斗争的时候,这句话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张老师则说,学校教师队伍非常团结,大家能做到既包容又团结,那些常在脑中诵读的“国学经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和人有矛盾时,心里默诵一遍,火气也就小了。”
4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刘爱平担任赣州四中校长已经4年有余。自第一天起,他就在每个清晨的6时45分准时端坐在学校门口,大声诵读国学经典段落,从《论语》到《孟子》,从《礼》《易》再到《中庸》《荀子》。一千多个早晨过去,赣州四中每一个学生都认识了他们的刘校长,刘校长则在学生的心中,真实深刻地诠释了何谓坚持。魏琳说,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了603分的好成绩,就是当初刘校长给予的震撼至今在激励着她:“有时候冬天下大雨,我就会想,刘校长今天不会来了吧,但每次我拐到健康路上远远一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就觉得,他是我的偶像。”这样的震撼,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赣州四中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知道,好的品德和习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5 笃志弘毅,止于至善。这是赣州第四中学的校训,也是全体师生心中共同的坚守。好的教育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赣州四中取得高考成绩的大突破,是这种理念成功的外在表现,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干净的厕所,在于看不见垃圾的操场,在于每个老师和学生的内心深处。
(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