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2009年初三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7-07-17 11:47:33 点击数:4394

2009年初三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09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我校有6名学生参加第十九届的复赛,有四名同学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其中三位学生获得全国三等奖。这成绩在赣州市章贡区同类学校中是名列前茅的。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辅导中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与大家探讨、商榷。

一、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给予每个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多表扬,少批评;多耐心帮助,少粗暴责怪,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营造出情感交融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产生满意、喜悦的心情,从而达到愉快地接受知识、乐于学习的效果,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如这次竞赛获全国三等奖的罗锐、刘起宏、刘顺鑫三位同学,他们就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记得在初二时,竞赛辅导还没有开始,他们已经自己在看竞赛辅导方面的书籍,而且经常主动来问问题,每次我们都耐心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当他们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后,他们沉浸在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中,满意地离开了,又去钻研新的问题,从中他们得到了乐趣。平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初三一年来,中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经常是饭碗还没放下,已经有学生带着问题在办公室门口等着,越鼓励、表扬,来的学生越多,学生与我们之间形成了融洽的关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兴趣也大增,建立起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不断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应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各种渠道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各种新问题,他们希望从教师那里找到正确答案。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学生这个“杯子”越来越大了,如果教师还靠着自己桶里原来那么点水,怎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呢?更需要的是,应有一桶流动的水。常言说:流水不腐,即我们的知识应该吐故纳新,要不断汲取物理学的最新发展成果,更新物理知识,改变知识结构,使我们具有一桶永远是新鲜的、富有营养的、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的水。要达到这个要求,平时我积极参加校内、校外教研活动,敏锐地洞察最新物理教学动态和了解各种科技信息,追踪物理学的现代前沿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收集大量资料。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一些多媒体教学,达到图、文、声并茂,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起了促进作用。同时还加强最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自己具备了高素质,才能使学生有问题也难不倒你,在学生中有威望,得到学生的尊重,甚至敬佩你。

三、通过选拔赛,发现竞赛苗子,选拔竞赛人才

这次竞赛是从初二第一学期开始辅导的,开始之前先订辅导计划,包括开展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等。辅导对象的确定:先班级里动员,自愿报名,这次总共报了230名学生,报名结束,马上进行第一次选拔赛,根据成绩和平时表现,确定60名同学左右,每周辅导一次。用这60名同学去带动班上学习物理的浓厚气氛,因为第二次的选拔赛,没有被选入参加辅导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努力再报名参加考试,公平竞争,留强汰弱,采取淘汰制,同时辅导人数缩小为50名。

通过选拔赛,发现竞赛尖子生,同时采用淘汰制,展开公平竞争,让已参加辅导的同学有危机感,而暂时没有参加辅导的同学有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各种思维能力

因受到辅导时间的限制,每周一次,辅导时间远远不够,那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各种思维能力就尤其显得更重要了。同时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终生受益。

教师的教,目的是为了“不教”,即启发引导学生会用已学知识,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去分析解决新问题。辅导时,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材料解决。尤其是复赛之前的23周里,确定6名同学参加复赛后,我把自己平时买的相关的竞赛方面的书有十多本,全部拿到学校里,开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提供给他们查阅,也可以借回去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讨论,当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只需稍加提示、点拨即可解决。这样,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

同时还及时介绍一些科学思维方法,如类比、分析、演绎、综合、推理、归纳、猜测、假设等,还介绍一些一题多解的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解题机制。通过习题、例题的引伸、变型、多问、多解的训练,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懂一题、通一片”。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

培养尖子生,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具备研究物理方法的能力,更不能忽略心理素质的教育。一个尖子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有丰富的物理知识更重要。首先,我要求学生应重学习、轻名利,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鼓励学生充满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竞赛能力,能把题尽力做好,发挥出自己应有水平。其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竞赛总是有部分学生连最低等次奖项都拿不到,作为指导教师,我总是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最后是建立一个以教师为核心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集体是非常必要的。近一年的时间里,同学之间既是竞争的对手,又是亲密的朋友,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我总是以身作则,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平时的辅导课,每一节我都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平常有空找他们谈心,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六、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竞赛意识,为竞赛服务

竞赛往往能体现出一个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否扎实;知识网络是否系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及各种思维能力是否具备。

根据这些特点,平时我在教学中,首先,夯实基础。脚踏实地上好新课,不赶进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反馈,查漏补缺。总复习时让学生自己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网络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分清容易混淆的规律、定律,为竞赛打好基础。

其次,注重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概念、定律的形成,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教学中除了教材上的实验精心准备外,还补充一些课外实验、趣味小实验和小制作等,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种实验能力。

最后,还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努力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探究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参加竞赛所必须具备的。

初三物理备课组成员:尹红 罗宁珍 欧润生

二○○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