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赣州市第四中学 高三年级年级组
4月14、15日,我们有幸参加江西省2017年高三质量监测总体分析大会,聆听了众多专家老师对各科教学对此次联考的质量分析,和在高三第三轮复习中的指导意见。尤其是黄恕柏教授“关于2017年高考第三轮复习策略”讲座,如一股清泉,滋润我们迷茫的心;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一堂堂生动讲座,就是一次次思想洗礼;一条条方向的指领,就是一轮轮精神的锤炼。让我们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时至今日,距离高考只有区区50天。而这短短的50天,是高考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利用得好,提升五六十分不是难题;利用不好,退后五六十分也很容易。如何把握好第三轮复习,对每一所学校都至关重要。可以说一个学校高考复习策略的制定对学校的高考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高瞻远瞩,制定正确的高考复习策略是高考成绩的前提。我们要借鉴专家们的建议,并在今后高三复习中努力践行。
1.转变“查缺补漏”和“关键题难题”的重点突破的三轮复习目标,确定为对各科主干知识的梳理。
各知识点的系统细化训练是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此项复习任务,而在今后的有限时间了,我们更应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主干知识的进一步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第三轮复习的重头戏。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有差异,区别对待是教学的关键。我们的学生以中等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体现,那些难题怪题关键题是针对优质生源准备的,不是我们的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还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无用功。还不如回归基础题的训练,做一些难度和班上学生相匹配的训练。
2. 转变“大运动量训练”的反复熟悉,确定为份量合理的习题训练。大运动量训练适合场合式动作技能训练领域,技能训练要达到“下意识”的效果,需要建立条件反射,每一次动作的重复,都有利于系统中枢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形成条件反射,它不需要经过大脑的逻辑判断。但学生解答题目是一种智力活动,七技能因素只占各解题因素的一小部分,解决问题主要是依靠理解、应用、分析等心理活动,这些能力并不是靠条件反射形成的,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归纳。大量的习题训练,大运动量的机械运动,对这些能力的发展造成冲击,只能使学生思维钝化,而且难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仅剩的50天里,我们只有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才能发挥最有效的训练效果。
3.转变“复习到现在,学生成绩已基本定型,现在主要反复熟悉各种类型题目,达到熟练。”的错误策略,确定为解题素养的强化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结构特点.
每位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坚决反对现阶段就给学生定位,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另外,当前阶段,学生已经开始归类解答,或归纳之前错误的的题型。更有技巧的一些学生已经开始进行构建类型模型(以典型题为原形),并开始渐渐网化知识体系了。可以利用套题演练,类型归纳来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做题精确度和速度,这时候往往是思维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步骤,解答步骤。也就是强化学生在审题、表达、审视答案的解题素养训练才是实效有力的。
4. 转变“课外学生认真进行实战练习,课内听取老师讲评”的教学模式,确定“课内学生认真进行实战练习,课外老师点对点的讲评”模式。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还原学生自己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调整学生竞技状态,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各科同步时间上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高考时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不能学到太晚,第二天上课时的精力也很重要,到了考前一周,尽量调整好心态上考场。平时不要钻牛角尖,以看题思考为主,切忌还在全力攻克陌生的超难题。应以回顾为主,课本知识点有无遗忘,平时常做题型熟悉与否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自信心最为重要。
5.转变“高考命题新动向”的猜题预测,确定为对历年高考真题的分析总结。高考没有捷径可行。与其道听途说,不如认真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说明》等文件,对比历年考试说明,在这最后的阶段通过做几套高考的真题,准确把握高考的出题方向,并注意一下规范的答案,以便自己在高考时能把答案做到规范、简练。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只有经得起挫折才能坚持到最后;只有经得起摔打的耐心,才能看待希望;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迎接胜利的曙光;只有永不放弃,才能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相信我们高三年级定能在高考中不忘初心,创造佳绩,守得云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