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全国物理竞赛帷幕,很高兴能够指导学生一路走到了复赛,并取得不错的名次。从备战竞赛到复赛整个过程,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参赛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走了弯路,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挑选队员时,就给竞赛的学生分别谈心,向学生讲述参加竞赛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增加实战经验,通过谈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产生动力,从省赛到国赛高强度的培训,却没有一个学生偷懒,就与初期的心理疏导分不开。
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能在训练的过程中,死板的采用同一种方式来对待。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对自己缺乏自信,在训练的过程中,多鼓励,而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和实战案例之间距离并不遥远。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在训练中容易不踏实,需要指导完需要调整的地方后,持续关注学生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培训很枯燥,学生很容易懈怠,指导教师要亲力亲为,带着学生一起摸索竞赛平台。吃透平台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如果只依靠学生摸索,第一时间会比较长,第二教师指导会力不从心,指导不到点上,学生很难真正对指导教师信服。因此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坐在一起研究平台使用技巧,和操作要点。就是在指导教师带动下,学生也在对平台功能进行深度挖掘,这也为学生提高做题速度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四、老师紧张起来,学生才会紧张起来。整个培训期间,学生和指导教师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在进行培训。始终营造了一种非常浓厚的赛前训练氛围。
五、细节决定成败。因为这次竞赛的学生学生为高三。对于难点重点,指导教师全部亲自演示,并将其规范化,公式化处理。例如,学生对力和加速度关系一直不得要领。指导教师就根据题目特点,给每个题目规定了两三种常见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像套公式一样套进去解题。
通过这次竞赛,使我认识到:第一,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责任感,凡事不做则已,要做就尽心尽力。第二,注意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凝聚力,出现问题要及时沟通。第三,积极主动的工作,不计较个人付出。第四,凡事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