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任重道远
——参加2018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有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这火红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的2018年全国体传校师资培训(田径专项)。此次培训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主办,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承办的国家级培训。也是我入职以来参加的最高规格的培训。它旨在提高体传校教师田径教学、训练水平,为青少年的运动指导带来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加此次培训的是来自我国部中东部地区的一共100位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这些人群的特点是来自基层,直接接触要培养的对象——青少年或青少年运动员。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大家最想得到的东西,几天下来的培训我想我们应该得到了。
首先,此次培训从理论层面武装了大脑。李相如老师说“一种运动项目就会塑造一种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教师的我们肩负这样的重任,我们要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出孩子的拼搏精神。李建臣老师从田径训练方法的角度给了我们很多建议。丰富了我的思想,开拓了我的视野。原来一直从事的事业是那么丰富多彩。老师的授课让我知道田径训练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专项训练。而是一个多角度,多方位,复杂的一个综合练习的过程。在基层,传统的田径训练功利性较强,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成绩,为了学生考学,而不断的加大运动负荷。其实这样,无论从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还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性来说,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其实,科学的安排一节训练课,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对孩子的成绩的提高,避免伤病来说是何等重要。这也正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很少关注和拿捏不妥的地方。此外,贺刚老师告诉我们“营养”对一个运动员的恢复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我们的教练员来说,既要合理安排好训练,又要指导好运动员的膳食补给。合理,及时的营养补给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恢复,为运动成绩的提高助力。
其次,此次培训从实践方面开拓了视野。理论加实践是体育师资培训完美结合。给我们上实践课的有国家队的教练员、各项目科研团队的负责人等。他们带来的都是全国最前沿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谭正则老师的肌肉激活方法,多角度、多维度的训练手段;李建臣老师的各种利用弹力带的训练方法;李厚林老师的利用沙袋纠正青少年运动员摆臂动作等方法实效性极强!原来一堂训练课还可以这么上!“身体功能训练”是这次培训当中我遇到的一个最敏感的关键词。训练的难度可以是从单一动作倒不稳定状态下的单一动作,再到不稳定状态下的旋转动作,都可以不同程度的锻炼我们运动员身体某个部位的功能,由此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此外,体育学科的学科特点就是室外工作,培训期间北京当地的气温最高35°左右,这样的高温给我们的室外实践课带来了困难,但培训老师们的高度责任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不惧高温,亲力亲为地给我们做好每一个示范动作,让我们每个学员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实践课的操作性非常强,拓展性也非常高,实践的内容拿回去立马可用。当然有些东西还需要我们基层老师结合当地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举一反三,重新整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为期十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我想它不仅仅是结束,更是开始。是自己发掘自身潜力,刻苦钻研业务的开始。祖国把下一代的健康交到我们体育老师手中,让我们体育工作者倍感责任重大。我要以我学到的最新的知识,最强的理念指导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用最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带好高中体育高考训练队,任重而道远。
最后感谢组织和参加这次培训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真心的说上一句:“你们辛苦了”!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收获满满。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学校,感谢我的校长如此重视体育教师的能力提高,送我来参加这次培训。也请领导相信我一定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钻研训练方法,整合训练内容,努力工作,为体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 黄海霞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