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一个基础性的支撑性的日日新的话题
——参加75届全国装备会议有感
刘凤英
有幸参加75届全国装备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名师名校长峰会。虽说主持科研处工作十二年,但限于分工,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高端的装备会议还是第一次。感触不可谓不多。
第一是认识了这么多装备领域的新朋友。管理的,技术的,纯粹学习上进的;厂家的,机构的,兄弟学校的,政府部门的。若大的会场非常现代的布置了四五百个座位,踏入的第一眼印象:大气。
第二是知晓了自身的差距。教育技术更新不断,落实到基础教育,率先藉技先行的同仁已经在课堂实践、教育干预、校园管理、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而且这种成绩迅速放大,如蝶效应的威力横扫整个教育领域,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先者更快。作为二类重点中学,四中已经是后者,在现代装备的投入和使用上更是后之又后。即便是在四所直属中学中,四中也是在末位。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头绪很多,但装备落位当是追步的第一位。拿最优的最先的装备来推动整个学校的变化也定是最醒目最快捷的手段。
第三是感受到一种威胁或机遇。威胁和机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人工智能虎视眈眈而来,并在许多领域吞城略地的时候,教育不会是一块静土。目前,人工知能搭载智慧校园专列已经轰轰地开动,并在空中课堂、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等形式创新下落地开花。变与不变,它都在那里。然而,走与不走,追与不追,是主动追赶还是被动推行,是跨跃式还是稳健式,绝不会是个轻松话题。整个会期我都陷在这种兴奋又担忧的情绪之中。
第四是捕捉到三个“关键”。一是携同。二是覆盖。三是谁先行。未来教育必定是与其他职业,其领域搭伴同行的,它不是孤独的发展,是双生甚至三生四生的延展性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和云端技术覆盖全程,教育技术成为助力者。在这场职业变革里,谁是先行者呢?技术装备,教师,学生,家长?当然是教师,教师运用技术装备,施行教育教学地深度融合和变革。
第五是坚定一个理念:活装备——物为我用。装备是死的,用为活。装备是为教育服务,育为上。不使用的装备是摆设,被装备奴役的教育教学是花拳绣腿,是没灵魂的热热闹闹。装备的技术含量再高,技术也只是为改变了的教育思想服务的。所以装备技木充其量是参与到教学改革中的一员起导的依然是人是教师是教师中的杰出者是一个学校的引领者。
第六是慨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看一看展厅的众多产品,你会油然感慨老了。从挂图录音机到电视到电脑到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一步一步走来不过20年,而且变更的时间越来越短。想那投影还未熟稔,一体机就“登堂入室”,一体机未琢磨透呢,装备了数字高清等软装的机子就在研发的路上,各路教育机器人俨然有咄咄逼人之势。作为教师真得要被一群机器打败了吗?我的讲台要让位了吗?技术汹汹,那么多老师怎么办?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学不知道被落后被淘汰会在分秒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