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
作者: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9-01-02 10:40:28 点击数:5066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教育的主要任务

——参加第五期国家级新课标示范班学习心得

赣州四中  司马雄伟

12月16日至19日,我有幸和黄校长一同前行北京外研社会议中心参加《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承办,是第五期国家级新课程标准培训。

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学习内容却非常丰富,收获非常多。专家、教授们紧紧围绕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从修订的背景、修订的意义、修订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愿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教育部领导、中国教育学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北师大、华东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分别对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教育与评价考试改革进行了详细解读。

首都师大附中、四川成都棠湖中学、宁波鄞州中学、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等学校校长分别就他们的课程建设、高考综合改革、走班选课实践操作模式进行了分享。来自江西、四川、云南、甘肃的与会校长们还进行了分组讨论,黄谷校长受主办方邀请,主持召开了分组讨论会。讨论会上,校长们发言踊跃,围绕新课标、新高考进行了有效的讨论。培训结束前,会务组组织我们深入北京五中,实地学习选课走班如何落地实施。

这次培训给了我几点启示与思考。下面简要地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如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修订高中课程标准?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指出,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还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不够强等突出问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方案和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国高中教育工作者对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要有充分认识。

第二个问题: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核心素养?

教育的总目标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价值观、终身学习的积极愿望和能力等应用到实践或未来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涉及到对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的反省、实践,涉及到对基础教育总体理念和目标的深刻理解。

高中教育不仅是为了考大学,也是学历教育。高中教育的任务是,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能够面对各种复杂的挑战或问题进行审慎的思维和判断;能够创造性地整合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够在团队中沟通和交流,具有深刻的理解力、积极的态度和期望,合理解决现实中各种挑战性的真实问题。

这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就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原来提出来的三维目标,现在提核心素养。用术语说,就是:个体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中,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时,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运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是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修订的高中课标,对所有学科都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考试评价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第三个问题:怎样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

国家制定了《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对各个学科核心素养质量进行了分层描述。高考命题将进行理论重构,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考查,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训时,专家举了这样几个例子:

历史学科的,给出一段反腐材料,请用不同的历史事实分析当前我国反腐的必要性。这个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综合素养:“马航370失踪,地图展示,最后一次收到信息点、发现碎片的地点,提出问题:专家组为什么提出如图所示的附近搜寻,请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就是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学生用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考查的不仅仅是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还考查了科学精神、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其他综合的核心素养。

第四个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课程的支持,所以重新修订了教材。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最迟是2022年以前,全国全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的课要怎么上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结构,注重生活中的问题,强调情境教学,注重知识的生成。

举一个数学的例子:

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中,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得到了培养。

新教材就是展开这样的教学,注重从生活中来,发现实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知识的生成,再用生成(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也叫做深度学习。考试与评价也都是源于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课程的支持。在新课程、新高考的形势下,我们的课程体系一定会变,一定要变。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定要变。

第五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对于我们怎么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构建新课堂,我也有一些粗浅的想法:第一步是要进行教学观念更新,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做到人人都能了解、理解、认同、执行新课程标准。第二步是各个教研组,研讨、精心准备1至2节核心素养培养示范课,提出本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并在组内推广。第三步,与新高考综合改革的走班选课相配套,对全校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等在内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构建符合我校学生特点、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体系。

第六个问题:高考综合改革与走班怎么实施?

这次培训会上,我们也学习了很多选课走班的模型,但是江西省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没有出台,我们带回来的也只能是理论,实践操作各个学校都会有不同。关于走班怎么走,我在这里就不说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和粗浅想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也希望老师们积极思考,对落实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推动新高考方面多提好点子,多跟我们交流,共同推进我校课程体系建设、新高考落地实施。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

 

2018年12月24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