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咏金句二十许 觅得教育一方春
——赴南国深圳学习记(一)
赣州市第四中学 刘凤英
2019年4月21-27日,江西赣派名师培养第三期活动定在教育强区深圳。在七天的紧张学习里,我收获颇丰,每天总感觉有一股热流在胸腔里窜。我知道那是自己意识到的不足,是大师们点燃的教育热情,是参观学校提供的不一般的视界,是潜意识里不断筛选、厘定、和架构的习惯。我在日日的教学反思里过了七天。今仅从教育金句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思想收获。
1.著名数学家杨乐:人的成才好比马拉松赛跑,如果前几百米或者一两千米就把体力耗尽,精疲力竭,后面的长距离怎么能跑得下去?
(高三无疑是长跑中的长跑。5月归来,高三的学子们当迎来最为煎熬的三十多天。少有人能在这最好的备考日子里越跑越轻松。苦自是一件无需多言的事情。归来的第一件事,我当给孩子们备点糖,小孩子的奖励方式在苦的麻木的时候最见成效,回答问题来两粒吧。第二借“缓”提速,回归课本、回归试卷,审考点,联旧题,忆体系,明失误。第三接触新题,尝试“变”题。第四每周喊读半小时,每天喊读一刻钟。我希望最后的十里路,孩子们是笑着跑完的。)
2.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哥顿·布朗 要当一名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预言家,你的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
(对老师而言这句话里其实隐藏着两个词——愿景和危机。一个语文教师教书要有愿景意识:你想把孩子带上怎样的语文高地,你便会有怎样的教学设计,超前一步构划、全局构划、整本书构思、单元构思、自我整合构思等,教师在预言家的身份里常常大有可为。而危机感同样来自未来60%职业将消亡的预言。当预言家撞上预言,必然会带来教学行动力的变革。)
3.杜威: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
(这句话可以倒过来想:从明天来想今天和过去,如果你还跟得上说明没有落伍;如果你还用的着,说明还有价值。同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最大的价值在于学生离开你的那些日子,常会在某个瞬间想起你说过的话,推荐的文,分享过的那些个文字,开展过的那些活动。假如更幸福些,有那么几个弟子会循着你播撒的文艺种子,用她的语言文字去成就自己,去影响别人。)
4. 麦黑尔“差异教学法”:教约翰学数学,用自己的方式;要了解数学和约翰,还必须了解如何帮助约翰用他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
(一等教师教会学生用他自己的方式学好,二等教师用教师自己的方式教学生学好,三等教师搬用教科书的方式或别人的方式教学生学好,四等教师只管搬用不管学。教学总是在有我和无我探寻中渐渐成长“差异教学法”的价值在于教师的那个我内化为了学生那个她,从教变成了学。)
5. 杜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唯一的直接的途径,就是把学生置于必须思考、促进思考和考验思考的情境之中。困惑是思考的不可或缺的刺激。
(思考才能专注,思考才能提升,思考才能“升级打怪”有成就。)
6. 杜威:我们具有一切知识而迷路了,知识塞满了,智慧荒芜了……
(知识是习得的,智慧是悟得的;知识是浅层的,只会是深层的;知识是经历,智慧是阅历更是经验。)
7.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一个人能够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的智慧的标志。
(先要包容,装的下;再要权衡,比的出;最后是创造,新的了。第一流的智慧都是从思辨中来。)
8. 孙绍振:中学语文课最容易成为废话最多的地方……
(简洁、精炼是今后高中语文课堂的第一要素。要不,思辨从哪来;主动从哪来;学生为主体怎么落地。高中语文教师的确要在课堂惜墨如金、惜时如金。)
9. 佐藤学:学习就是一种倾听的行为,提倡教学让倾听成为教学的常态,是以倾听为核心的“静悄悄的革命”。
(学会倾听既是教学的起点,是尊照学情的表现,更是艺术,是捕捉教学契机的手段。静悄悄的课堂,沉默的是教师的嘴巴,活跃的是学生的思维,它有别于表面繁荣的课堂,绝胜于教师一言堂的课堂。)
10. 程红兵:人最怕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的标准答案。
(做自己。备课的时候要有自己;课上生成的时候更要有自己。拿着标准答案教书教的是机器,用的是说教和灌输。教书可以有标准,但不可有标准答案。漂亮还有十几种表达来,何况是个性多样的人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去表达个性多样的人事?“宁做我”的殷浩真值得我们好好沉下来想一想。)
11.王木森: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梦想,关于激情,关于勇气,关于坚韧。
(低到不能再低的时候,每一步都是机会。但是浸在低处哀叹抱怨,于事无补,徒增烦恼。瞄准一个点用心尝试,往往别有洞天。我们常叹生源一届不如一届,殊不知,差的生源恰好是你甩开羁绊实施计划快显成效的良机。我们也常说技不如人、岁不饶人,反观一下,其实是教育的激情不如人,教育的梦想不够大。教书当交有情怀的书,它关乎快乐,关乎幸福,关乎爱,关乎格局境界。)
12.王木森:幸福源于自我成长。追求第一,只做唯一,不做之一。
(幸福有多种含义。但教师的幸福源于成长。一份来自学生的成长成功成就,一份来自教师个体的成长。所以幸福课堂的一项硬指标就是教学相长,师生互相成就,互相愉悦。从王老师的3“一”论,我们看到了教师成长的目标,更看到了一个基层教师向着目标取得底气、才气、霸气。)
13.韦钰:“如果依然按原有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知识教学,不鼓励孩子去探索、去体验、去自信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三十年后孩子们可能找不到工作。”
14.资中筠:“在中国的所有问题当中,教育问题最为严峻。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的东西。”“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15.杨东平:“如果因为在黑暗中待得太久了,我们不仅习惯了黑暗甚至转而讴歌黑暗,死抱着应试教育不放,不思改革,不敢改革,甚至认为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减负就会误国害民;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原地踏步,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走上民族的慢性自杀之路!”
(三位专家都对现行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棒喝!找不到工作也好,人种退化也罢,民族的慢性自杀也罢,绝不会是危言耸听。如果用这种方式来为现在的错误和执迷不悟、逡巡犹豫来买单,这未免太惨烈了。立德树人、以学定教、学主教辅、慢课堂、静悄悄课式等均是在纠偏在尝试,唯有跟上方不为“错”人“悔’人“罪”人。)
16. 王水发:实施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集团的组建,让教育效应在集团中最大化。
(合作共赢是时代趋势,世界形式。教育是世界的一部分。教育通过教师互派、教研互动、资源共建共享、文化共融共生、倡导成员校自主创新的方式达到整个集团抱团发展。而且当下私立学校凭借强大的资金优势、人才自由度和资源整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