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课改下“创新课堂”的反思和思考
作者: 编辑:gzsz 发布时间:2019-09-20 15:19:48 点击数:4724

课改下“创新课堂”的反思和思考
黄建萍
  6月21至24日,我们一行16人在上海接受了新课改的培训。为期四天的参观,虽然行程紧凑,但真心觉得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在上海,我们先是参观了同济黄埔设计创意中学的两个校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PBL教学模式。这种“问题导向型学习”的设计思维,仿佛在孩子的茫茫学海架起了一座桥,让孩子积极思考,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走近现实生活的彼岸。老师们课上会给孩子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孩子们开动脑筋,自己动手设计出想要的模型,最后展示出来,再附上自己的设计理念。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这所学校也会给学生开设文化课程,6:4的比例来安排文化课和设计课课时,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文化课不耽误,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参观完这所学校,当时就想到“精英教育”这个词。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才能更好地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以这种方式培养,才能培养出科学家和顶级设计师这样的人才。我们每个人虽同属于社会群体,但同时又是特殊的个体,班级授课制在很大程度上没法兼顾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基于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只能从教育中挤出一些时间,指导不同的孩子,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这让我想到后面的一个培训中,王爽英老师谈到的,在每节课中挤出3-5分钟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一做法。她说,学生学完知识之后大多都忘记,最后真正留下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所以你这3-5分钟讲到的东西或许就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财富。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现有教育体制也有其可取之处,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些尝试,一步一步地进行。
    第二天上午,我们听取了王爽英老师精彩绝伦的讲座,有生以来第一次那么投入地听一个讲座。王老师的讲座关于“有效课堂的构建”,从“教育者的思考”视频导入,到班级授课制的来源,到耶鲁大学的教育理念,到有效教学的讲述,中间穿插着一个个故事和案例,生动有趣,意犹未尽。她提到有效教学指的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所以,教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落到学生身上,关键是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成长。突然想到自己上课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我有时候想只要把知识讲清楚就好了,其实我觉得还少了一步,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再比如,自己平时课上效率不高,往往需要通过大量作业来弥补,其实还很需要完善。讲座中,王老师不仅提到教师要如何进行高效教学,还提到教师的三要素: 个人素养,工作态度和方法策略。尤其是关于个人素养这个要素,王老师提出我们要努力活出自己,打造“斜杠人生”。我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尽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展示自己的能力。一个优秀的老师自身是快乐的,同时也会一深受学生的喜爱。试想一下,如果你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给他们普及了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学生们一定会投来崇拜的目光。讲座最后,王老师还提到了,提高有效教学需要我们热爱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教学,这样无论走到哪,都会积累到有用的生动的教育素材。
    当天下午,我们还听取了史俊教授关于“课堂教学的哲学方法”的讲座,全长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史教授却只用了两页PPT,全程都是直接讲授,从他的讲座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强的魅力,同时发觉自己的讲授能力其实还有待加强。最后一天上午,我们遇到了一位幽默儒雅的吴立宏教授。吴教授讲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整个讲座轻松愉快,又主题突出,吴教授走下讲台,走到我们中间,跟我们亲切互动。从一节好课的标准的探讨到课堂讲解策略的分享,吴老师说到课改背景下,教材,教师,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双向的活动。在讲座中,吴教授提到的一个观点“学生一定要比老师厉害,我们这个社会才能有发展”得到了在座的大多数老师的认同。确实如此,因为我们是在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过去和现在。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比其他行业更多地去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了解最新的理念,只有我们用新的理念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发挥想象,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有人说,每一位教师一生至少能影响500位孩子的人生。那么我们希望受自己影响的孩子未来有着怎样的发展呢?我想,应该都是优秀的吧。即使我们自己无法成为最优秀的人,至少要让自己比之前更优秀,这样我们的学生将来才能更加优秀。
  24日下午我们参观了卢湾中学(当地一所著名中学)和中山中学,两所中学各有特点。在参观中,我们接受了教学观念的洗礼。卢湾中学提倡“无边界教学”,强调教学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和空间界限,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同上一堂课,让学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了解到最专业的知识。同时,打造家长课堂,加深家校合作,把全世界都当成教室,都可以用来学习。“无边界教学”早在国外已经有人提出过,重点是让学生能把学科间的共性提取出来,融汇贯通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其实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中,偶尔采用这种方法上一堂课,相信学生一定会听得更加认真的。中山中学的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心理,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还有一个情绪发泄教室,有会引导、能互动的机器和可供发泄的海绵墙。
  全程参观和学习过后,在返程的前一晚,竟有些失眠,因为有太多的思考。我在想,我回来之后要利用暑假好好充充电,把听课中学到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搞清楚,以便下学期灵活地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我还在想,暑假自己要多看一下书,多看一些最前沿的文章,记得导师曾经推荐的几篇文章至今还安安静静地放在电脑上,十分惭愧。我也在想,关于斜杠青年这个理念,我需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成为一个至少拥有一根斜杠的老师,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师。我还在反思自己教学上和生活上做得不够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坚持一直反思,一直思考,因为反思才能进步,思考才有创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