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恩有你们
这是我工作多年来外出培训学习。我要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机会,我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我也感谢同事们的帮助,周玮书记象一位大家长一样带我们参观学习,途中照顾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黄主任和章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姐和大哥一样护着我们,一路上逗的我们哈哈哈!叶新生老师和刘桂芳老师也让我刮目相看,他们教会了我找地铁出入口、买地铁票、找目的地、看地图,我要给他们点赞!我还要感谢接待方张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从每天午餐为我们准备的水果和酸奶就可以看出这该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啊!
二、理论有高度
6月22、23日两天,我们参加的培训学习活动都在上海商业学校1号楼2楼会议室进行,形式是面授。请了三位专家教授讲授。王爽英老师讲授的是《有效课堂的构建》。王老师形象端庄秀气,健谈,语言清丽明亮,有感染力。王老师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重要指标、意义,老师的相关素养的三个要素:个人素养、工作态度、方法策略,提高有效课堂的具体策略等等进行详细的深入浅出的讲授。她提出了当代社会是否适合班级授课制,然后她通过一道历史题提出了比起单纯的记忆历史知识,发现历史逻辑链和学会思考更为重要。接着她提出教孩子因为课堂的“已知”,而激发了更多探索的欲望,变得更加“无知”,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华东师大史俊教授讲的是《教学过程的哲学思辨》。我从史教授身着正装,因为我们正坐在空调下面,开了空调会冷而关了空调,他在讲授过程中时不时地用自带的毛巾擦额头上的汗,可见他对这次讲授的重视程度。说实在的,他的讲授很有高度和条理,“干货”不少,特别是讲到当前教育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现状,史教授提出人才培养应注重立德树人、家国情怀教育;应注重人才的沟通协作精神的培养引起了我的共鸣。史俊教授从哲学的高度来谈教学,他的主题是教学过程的哲学思辨,他提出了课堂运行的“三个中心”——文化、成长活动和理性思考。这给我今后写论文和做课题都有很大的启发。
吴立宏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主要是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自己老师的故事。他指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用他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上课不是说相声”。
除了听课,我们还参观了三所学校,卢湾中学的“无边界课程”让我们大开眼界,“无边界”课程是一种跨越学科鸿沟,激发创新思维的一种课程。中山学校的心理教室、科学实验室、新闻播报室和图书馆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中山学校充分利用极课阅卷系统中的目标靶向来分析考试成绩,它的优点是能自动帮助学生归纳错题,老师可根据学生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提高成绩。
三、教学有收获
培训的这几天,我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参观的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点——充满活力,热爱生活和工作,充满闪光点。王爽英老师的斜杠人生,除了老师,你还可以从事什么其他职业 她说她还可以做资深旅游顾问和英语翻译人员,那我呢?没有什么职业。卢湾中学的老师们展示了两节课,体现了他们强大的科研团队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作为老师,我们深知,开发设计和实践作用一门新的课程是需要创新思维和付出巨额时间的。也许上海就是这样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它能够不断激发你发掘自身的潜能,追求卓越的自己!
这次上海之行感触颇多,诸如与同事们学习之余一起看看大上海的夜景带来的快乐也应该算是这次培训学习的收获吧!至于学习所得,将来能运用于教学之中,就将算是我的何其幸运,学生的何其幸运啊!
邱海燕
201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