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至11月9日我参加了江西省首届名师第四次集中培训,培训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听课,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自己收获不小,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理解什么是教学主张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主张”,主要指“主张者”关于自我教学行为的、比较上位的、能涵括与统摄多种或多个更为具体教学认识或理念的、总体性的“教学观”,一般而言,这样的主张可以用一两句概括性很强的话语来揭示与表达。
做“明师”,过一种明明白白的教学生活;立“主帅”,使实践行为不(再)是“乌合”之举;重(新)组合,在元素新构中盘(激)活经验与智慧;成“名师”,以品牌的效力引发更大的“正能”。
从过往鲜活的教学经验中“长”出来;在当下之“实然”与未来之“应然”的裂谷间“树”起来;于典型课堂提取精髓,把内蕴的可复制性因素价值“放”出来;把平素已做、想做和能做的理念、策略等“接”起来;从学校文化中提取基因,将课堂变革之矢“射”过来。
二.培训内容安排丰富多彩,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听了王笑君团长的主题报告,懂得了名师的真正含义。名师要有才情,走出来气质风度不一样;名师要有思维的敏感和独创的见解,善于捕捉在一般人看来无足轻重的信息,不断提炼;名师善于思考和质疑,有批判精神,有在广泛倾听中有自己的坚守和见解,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名师要有先进的信息素养和未来观念,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和影响;名师要有课改担当和深厚魅力,名师的课堂有孕育的教感,学感和听感,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感;名师是思考者、思想者、完成者、研究者;名师要有仁爱之心,善待学生。
三、通过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中数学课堂教学。
通过专家的经典点评剖析,明白了怎样才能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中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反思教学,如何进行同伴互助,怎样从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一个“经验型”的教师等等。这些理论对我来说很是及时,有了这些先进的理论,才能得出有效的实践。正如专家所说:高标准要求自己,高水平引领学生,高境界体现价值,真正落实“根”的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
第二,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知识是财富,人生旅程是财富,教学经验、过程与感悟更是财富。
第三,交流。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与建议可能是发现不足、认识“庐山真面目”的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更要会听真言,久而久之对我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