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科研信息推介之六
作者:刘凤英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8 17:43:13 点击数:4510

 

借他山之石       攻教坛之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科研信息推介之六

 

为了迎接“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检查”,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法规知识,特收集以下资料,供老师们阅读。希望大家都能知法、用法,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1.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2.
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3.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4.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


    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5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思路


   
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


6.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措施


   
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7.
推广普通话工作基本要求


   
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8.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
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赣州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B   )起施行。
 
A  2002
11  B   200111  C  20001031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C  )。
 
 A
北方话和汉字    B  普通话和汉字  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 地方语言和文字
   
3.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标准汉字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 
义务  B  权利  C  责任
 
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C   )
 
 A 
法制建设B  现代化建设  C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C  )自己的  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7.
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8.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 
汉语文课程  B  语文课程    C 各种课程
   
9.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
 
A 
法律和规定   B  方针和政策  C   规范和标准
 
10. 
公共服务行业以( A  )服务用字。
 
A 
规范汉字   B  通用汉字  C   常用汉字
 
11.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A   )为服务用语。
 
A 
普通话   B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外国语
 
12.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A 
简化汉字   B  印刷体汉字  C   规范汉字
 
13.
B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 
各种艺术形式 B  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  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4.
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C  )。
 
A  
繁体字  B 异体字   C   繁体字、异体字
 
1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A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
《汉语拼音方案》 B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  注音字母
 
16 .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17.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C   )。
 
A 
普通话和汉字   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  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18.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但(  C  )可以使用方言。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19.
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   )。
 
A   
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  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 
由有关部门处理
 
20.  
国务院(  B   )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 
新闻出版部门  B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  广播电视部门
 
21.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A  )。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B   )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 
十八  B  十九   C  二十
 
23.
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
 
A 
二级甲等  B  二级乙等  C  三级甲等
 
24.
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B  )。  

A   一级乙等  B  二级甲等  C   二级乙等 
25. 
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
 
26.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A  )为语法规范。
 
A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B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C 
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
 
27.
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 C   )。
 
A  
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
 
B  
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
 
C 
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28.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  A   )作必要的注释。
 
A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B  汉字  C  规范字  D  简化字
 
29.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   C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 
北方话  B  汉语  C   普通话  D  北京话
 
30. 
要充分发挥教育的(   )作用、国家公务员的(    )作用、新闻媒体的(  )和主要服务行业的(  )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B
 
A 
窗口、示范、带头、基础  B  基础、带头、示范、窗口
 
C 
基础、带头、窗口、示范  D  示范、基础、窗口、带头
 
31.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依据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  C  )考试。
 
A  
能力  B  技能  C  语言  D   技术 

 32.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限为(   )。该证书由国家语委统一制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编号、颁发。 B 
A 3
年,语委办公室   B  5年,语委办公室
 
C  3
年,普测中心    D  5年,普测中心
 
33.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 B  )的组织和个人。
 
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
 
34.
全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 2010 年以前( )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  )。(  B
 
A 
基本规范、初步普及   B  初步普及、基本规范
 
C 
基本普及、初步规范   D  初步规范;基本普及
 
35.
实现“初步普及”普通话,要做到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 ( ) 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要使普通话成为学校的 ( )  语言 ,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主要( )用语。(  B
 
A 
说普通话   教学和校园  工作和服务
 
B 
普通话应用 教学和校园  工作和服务
 
C 
普通话应用  生活和校园  工作和生活
 
36.
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 C  )。
 
A
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37.
手书的招牌凡使用了繁体字的,必须在明显的位置再配放( D )。
 
A 
标牌  B 宣传标语  C  说明  D   规范字的标牌
 
38.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主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行政机关,对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行( B ),并 协调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开展测试工作。
 
A 
指导工作  B  宏观管理  C  微观管理  D  具体实施
 
39.
任何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均需在测试实施机构的组织下实施测试工作,非组织的个人测试行为和测试结果( A ) 
 
A 
无效 B 有效 C  根据情况视为有效或无效
 
B  70-80
80-9090-9595;优秀;优秀;
 
C  60-70
70-8080-9090;良好;优秀;
 
D 60-70
70-8080-9090;优秀;良好;
 
40. 1997
年下半年,国务院第八个五年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  C  )月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   5      B  7      C  9       D  10


41.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分为(   A   
A  
三级六等      B  三级四等     C  三级三等

二、多项选择
 
42.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A B C D E   
A   
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B 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C 
广告用字  D  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E 
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43.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A B C D E F  
A   
文物古迹   B  姓氏中的异体字  C  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D 
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E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F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44. 
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主要有(A B C D E F J)。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E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F 《扫除文盲条例》
 
G
《幼儿园管理条例》 H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J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5. 
( B C D )要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A   
公务员  B  教师  C  广电系统播音员

D
节目主持人  E  解放军和武警
 
46.  1954
1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师范专业和其他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专业的学生,均应参加( A C  )。
 
A 
普通话培训  B 普通话达标  C 普通话测试  D 基本功培训
 
47. 
校园语言指:学校干部、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的

 A B C E F  
A   
教学用语  B  会议用语  C   工作用语
 
D 
生活用语   E  宣传用语  F  集体活动用语
 
48.
实现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文字政策和文字应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使社会主要领域的用字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要重点规范(B C D )用字,堵源截流,标本兼治。
 
A
广告牌   B  出版物  C  影视屏幕   D  计算机
 
49. 
党政机关、学校要带头使用规范汉字。公共场所的

(A C D ),要文字规范、字形完整。 
A 
标牌  B  招牌  C  广告  D   宣传标语
 
50.
城市语言文字评估要以国家(A B C D)为重点,促进这些领域提高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进而带动、影响全社会。
 
A 
机关    B  学校  C 大众传媒   D  主要公共服务行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