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县考察心得体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赣州四中 赵诗静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防震避险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防震避险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安全防护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二)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防震避险的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防震避险安全防护教育。
(三)防震避险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回放、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增强防震避险安全教育的效果。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防震避险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防震避险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有我们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让汶川大地震灾害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