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1年“国培计划—高中骨干班主任”项目研修班学习体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一、尊重和适当宽容学生,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李希贵校长在《发现学校——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提到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实践中,学生观是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很必要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成年后的自以为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对于学生的错误,一些教师一是怒之,小错小怒,怒其不争;二是罚之,小错轻罚,大错重罚;三是告之,先告家长说:孺子不可教也,后告领导说:朽木不可雕也。
宽容是一种教育技巧,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远胜于大声呵斥,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机会促其反省。同时,宽容能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赢得学生。宽容意味着理解、信任。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它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尊重和适当宽容学生,是保持良好师生关系和建立和谐校园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应从了解学生开始
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起点,全面了解学生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就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全部表现在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上。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起点。全面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原有的知识、技能、质量、智力发展的程度、兴趣、爱好、学习的目的、态度、方发、以及身体、思想品德表现状况和个别差异等。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使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便更好的确定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另外,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思维积极起来,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三、主题班会是学生价值观引领的重要载体
迟希新教授告诉我们什么是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为解决班级中的教育问题,围绕某一个主题而实施的班会课。
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班会设计,迟老师告诉我们在进行班会设计实施中要关注的四个细节:1、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养发掘主题的教育敏感;3、注意言语解说与媒体展示的结合;4、做好媒体资料的日常积累工作。
适时地开展主题班会,对班级管理会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主题班会的独特作用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针对现实,一课一题,一课一式,灵活多变。经常开展别开生面的班会话题,可以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少点多拨,以学生为主体说话,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不能忽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在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四、做一个有智慧型的班主任
百度百科中引用对班主任的定义是: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示范性的优秀学科教师.田丽霞老师告诉我们一位优秀学科教师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优秀品质:
1、业务精。业务精基本的要求就是能上一堂好课,信其道更尊其师,如果一个老师他的业务精通,就能成为一个响当当的老师。
2、有爱心。爱要讲究分寸,要讲究方法,过度的爱学生就是溺爱,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爱是要表达出来的,你不能光对学生说“我爱你”,而是要通过某一个载体去向学生表达,要及时,让学生能及时感觉到老师的确是爱他的,不要等到毕业后人到中年才知道:哦!我们的老师当初是多么的爱我们啊!
3、肯吃苦。你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老师应该要出现的场所,老师必须到位,而且要早到。勤能补挫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收获,相信学生一定会以你为榜样。
4、讲师德。讲师德既是为学生,也是为自己。要学生做有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老师要做有道德修养的人,否则你不能起到示范作用。
5、善思考。思考能少走弯路,更快接近成功。“三思而行,思行结合, 驻足回眸”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外还需掌握一定的技能。田老师告诉我们班主任的技能可以体现在以下的三个“学会“:
第一、学会表扬与批评。
学生是喜欢听老师表扬的,其实表扬一个学生,其实是在批评他周围的同学。哪壶开,提哪壶,表扬正面的是为了批评负面的。当然表扬还要掌握正确的时机和场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表扬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是一次鼓掌, 一声赞扬;还可以是一次同行,一次畅谈。
批评学生也是要讲究艺术,但是最起码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的批评。第二是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
第二、学会关注。
关注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关注那些思想消极的学生,还要关注那些性格怪异和爱好特殊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是班上最难管理和最棘手的学生,这些学生对班级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这些学生教育得不得当,将会对班级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一旦很好地解决这些学生的问题,这个班存在的问题就解决了。
第三学会开展活动。
班级活动是联系学生与班集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能促进班集体的成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感到集体力量。班级活动能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