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赣州市首届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大奖赛”的心得体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谢晓珍
由于学校对老师专业技能培养的高度重视,我有幸作为市直中学代表参加<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初次参加“无生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不足,对比赛要求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走了一些弯路,幸运的是由于科研处主任刘凤英老师、教研组长黄瑛老师及年级组许多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我得以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迅速调整教学设计,最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这次比赛采取片段教学,形式新颖,正所谓“浓缩就是精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整个参赛的过程对于我都是一笔宝贵财富,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是在赛前的磨课过程中,我非常荣幸地得到了黄瑛、刘凤英两位特级教师的具体指导,她们的建议不但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而且让我在与这两位老师的交流中获得了对教育教学更为严谨、科学的规律性认识。她们对语文教学钻研不止、精益求精的态度,更鞭策着我要在日常教学中勤于钻研、积极探索,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更让我感动和感激的,还有这两位老师作为特级教师毫无架子,真诚地传经送宝,她们无私的精神、开阔的胸襟给我以高尚人格的熏陶,让我由衷地敬佩和尊重。这让我时常想到一个问题:一、随着教龄渐长,比自己年轻的老师需要我的帮助时,我是否也有能力给予一点有益的帮助呢?二、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事务的增多,我是否能够像她们学习,也保持这份教育教学的热忱,真心地帮助、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呢?
其次,是在参赛过程中与其他选手及外校老师的交流所得的收获。通过参赛,我有机会向同行学习,看到有的老师长于思考,对教材的理解很有深度;有的老师善于调动学生,能带给学生情感的洗礼;有的老师富有激情,语言功底深厚,极富感染力;有的教师善于灵活巧妙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等等。每次听到让人热目一新的课,都会大开眼界,获得比比赛成绩还让人欣悦的美好体验。
当然,我之所以能够安心地准备比赛,还少不了年级组老师对我的全力支持。只要我提出调课的要求,老师们总是二话不说地满口答应,甚至主动为我分忧解难,让我倍感温暖和安心!
总之,参加此次比赛,一则是体会到了交流的重要性,二是感受到了四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会倍加珍惜这份美好体验,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个更加懂得关心别人、更加积极进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