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江西省义务教育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录像课拍摄”心得体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谢晓珍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自从年前接到拍摄任务,至今延时3个多月,期间经过了课件、教案的初审,准备迎接市电教馆负责人的上课指导等等煎熬的阶段,直至5月初接到电话通知,明确拍摄时间及地点,这件事情总算落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
5月20日下午2:30,正式开始拍摄。这批学生上午在聚光灯下呆了一上午,下午还得坚持两节课,为了防止学生疲倦,影响上课效率,我竭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整个拍摄过程还算流畅。
这是第一次参加录像课拍摄,没有经验,心中十分不安。所幸的是因为学校领导的信任,放手让我去闯荡,又有了黄瑛、刘凤英两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细心的指导,有了年级组老师做坚强的后盾,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前往南昌参加拍摄,心里倍感四中大集体的温暖。
此外,这次经历对我的个人成长也大有裨益:
1、真切地体会到了交流学习的快乐。首先,因为这次拍课,让我能够再次近距离地接近我校语文教学的先锋——黄瑛老师、刘凤英老师,从她们身上,我真切地领略了她们高超的教学能力以及乐于帮助、提携他人的人格魅力。其次,因为这次拍课,让我有机会接触其它学校的优秀老师,和他们共同探讨语文教学、探讨教育,收获颇丰,同时这份坦诚相待也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
2、这次拍课也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原本独立出门不多的我,这次能够自行安排好学校、家里、行程中的一些事物,让我增长了能力。尤其在调控学生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经历了一次考验,得到了成长。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借用外校学生上课时,老师对学生通常比较客气。当面对的学生上进心比较强时,老师通常会采用鼓励法,面对公开教学,学生一般也较配合。可是这次我们碰上的学生或许并不是很愿意参加拍摄,所以状态比较散漫。面对此种情形,我一改以往给人的和善、亲切的印象,有意传达一种利落、坚定的形象,鼓起了学生的“斗志”,让学生改变“配合”老师的错误观念,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营造了真实的课堂学习氛围,保证了课堂的时效性。
总之,还是要感谢学校为教师们的成长创造了如此多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更将把这次体验当作起点,踏实工作,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