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研究”第三次会议的心得体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赣州四中 刘健平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本次会议主要包括现场公开课观摩与研讨、“数学探究实验室”项目观摩,分会场课题专题模块研讨活动、专家报告、2013年度“卡西欧杯”全国图形计算器应用能力测试活动颁奖活动、2013年度“卡西欧杯”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论文征集与评比颁奖活动、全国课题第三批实验基地校授牌等内容。我省的临川一中成为第三批实验基地校。
沈阳第一二0中学的付博老师做“线性规划问题”、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的
分会场课题专题模块研讨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共25位代表从4个角度进行分组报告,分别是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与交流;论文、教学设计展示与交流;国际课程技术使用展示与交流;手持技术使用展示与交流。
课题专家组组长、昆明十中
物理、化学都有实验,数学能不能实验,什么是数学实验,数学怎样实验,数学探究实验室的功能定位是怎样的,数学探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构成是怎样的等诸多问题,课题研讨会上各专家同时对以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沈阳120中学的数学探究实验室。为了推进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更好地开展以图形计算器为主的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推动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更好地适应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11月份启动了学会的“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研究”。
据了解,作为数理特色校,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从去年就提出“使学校成为数理见长、通文达理、理性规范、格物穷理的数理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为此,一二〇中学建立起辽宁省第一家数学探究实验室,将理论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学校还创新引进手持技术,借助250套图形计算器,辅助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看不见的数学变为看得见的数学。参会代表们看到,探究实验室里配有很多数学教具和模型,连教室棚顶都经过特别设计,用椭圆、三角函数等数学概念来装饰。据了解,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反响很好。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的抽象性往往会使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难学。而利用计算器处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使静态知识动态化,变抽象为具体,创造各种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信息,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变革,可以减少与“体力劳动”相关的内容,增加与“脑力劳动”相关的内容,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理解数学本质,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里和创造力,增强学生有效使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处理问题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利用技术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然地,水到渠成的掌握信息技术以及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