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ubject
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6-09-18 17:54:56 点击数:3152

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金秋十月,心怀感恩,有机会来到江苏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15)”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小学经典诵读教育)培训。此次培训安排充实,白天上课,晚上交流,俨然回到了充实的学生时代。收获颇丰,感受颇多。

一、满满

回首十天的国培,行程安排的满满,上课听得满满,心里装得更是满满。姚喜双司长深厚的语言艺术功底令人折服,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喻梅老师动情的示范朗读,真正让我体会到“发于心、融入情、形于声、会与神”的朗读表达技巧;李昌集教授用饱满的情绪演绎经典,报告厅里时而是怆然泪下的悲吟,时而是婉约淡雅的呢喃,时而是高亢轻扬的吟唱……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不啻是古典诗词的鉴赏,更是中华经典的饕餮大餐;方忠教授没有激情洋溢的诵读,娓娓道来,带着我们在经典作品中徜徉,油然而生的除了向往与感动,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感,一种自我文化素养提升的紧迫感,一份向学生传承经典的责任;陈洪教授从文本解读、文化解读和审美批评三大层面引导我们对古典诗词进行欣赏,拓宽视野,引导我在今后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知道要关注些什么内容,可以有所尝试,在解读基础上的诵读也一定更有韵味,更能准确地传达诗词的内涵;董蓓老师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学员,你的眼球和耳朵很容易被她抓住,她不仅教我们现代作品的朗读,还教我们朗读时的肢体语言,让我们明白了要想成功地诵读一篇作品,只有好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诵读是声情并茂的艺术……这些精彩的讲座,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真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二、切切

1.腹有诗书气自华

原国家教育部长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诗经楚辞、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这些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贤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可以养心,修身,诚意,成为铸就一生智慧、品格的源头活水;可以从小立人,长大立国,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因此,诵读经典是传承文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更重要的使命。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必须通过广泛阅读经典著作,学习一定的文学鉴赏理论,学会一些诵读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将语文教学延伸于课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孩子诵读经典的领路人,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成为传承文明的主人。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那么经典诵读,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经典诵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的,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诵读经典可以使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吸纳更优秀、更精粹的东西;可以使孩子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事实证明诵读经典,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经典诵读的倡导人李振村先生说:“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