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游记
刘起宏<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为了弘扬赣南苏区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我校组织了一场参观瑞金的红色之旅。在这片神圣的红土地上,无数赤胆英雄用鲜血染红了“红色故都”的片片热土,千万革命志士用生命将“共和国摇篮”精心呵护,英烈们为共和国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如果说有一件东西是瑞金的灵魂的话,那它必定是那座高高矗立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塔是1934年落成的,矗立于广场中央,高约<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在老师的带领下,随后,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红井。红井坐落于瑞金城西五公里外的沙洲坝处,是当年毛主席为了解决苏区人民用水问题而带领战士挖的,井口很大但不算深,井旁立着一块硬石碑,上面是苏区人民为了感谢毛主席而题写的十四个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饮一斛红井水,我们的灵魂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离开神圣的红井,我们参观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这是一座雄伟的建筑,整个外形也非常别致,从空中往下看,就象一顶红军的八角帽。
此后,我们还参观了红色故都瑞金市沙洲坝旧址群,特别是中央教育部旧址。设在瑞金沙洲坝村的教育部旧址共有一坪一院,两幢两厅,分上下两层,屋顶上是小青瓦,仅有一些日常家具,简朴的摆设再现了当年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光荣史迹。由苏区教育人民委员部领导下的苏区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它所创造的成功办学经验,是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它废除奴化的、封建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是崭新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历时两天的红色之旅很快就落下了帷幕,通过这次学习和考察,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伟大崇高的赣南苏区精神。这种红色的力量,必将激励着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红色之旅”有感
邱宇昕
午餐后,我们乘车前往福建龙岩,途中我们观看了影片《建党伟业》。在古田,我们参观了古田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写作旧址。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家祠堂,此祠堂建于清末,民国以后曾为和声小学校址。古田会议会址背靠参天古木林,址外草地葱葱。左侧为当年红四军阅兵场,西南面设有当年红四军领导人检阅红军官兵操练的司令台;正面是宽阔平整的农家稻田;右侧有一口引水井和“荷花池”,是当年毛泽东在会议期间散步、休息常到之处。
这两天的旅程让我们体会到了苏区革命精神,我们应更加爱国爱校、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不枉费学校的苦心。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金叶
为加强我们对党的认识,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具有重要政治历史意义的瑞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两天的红色之旅是短暂的,但她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是我们来之前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来到革命圣地,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才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我们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才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
总之,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吸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立志发挥共产团员的先进性,不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看,那片荷塘
钟宬
暑假,我们来到古田旧址参观。原以为只是些陈旧的桌椅,铺满青苔的小道和滴水的飞檐,没想到还有好大的一片荷塘。
透过“囍”字的红墙,远远的,是参差不齐的墨绿的伞;层叠的,是小姑娘带着波浪的裙摆;散落的,是满天的繁星。再往前走,出现了一片油油的稻田,可它们,怎比得上层层荷叶的青翠欲滴?它们虽在微风中摇曳起舞,怎比得上荷花的婀娜多姿和荷叶的裙袂飞扬?更远处,是一片耀眼的向日葵,连它们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齐齐向荷花、荷叶致敬!
像是有什么在吸引着我们一般,终于忍不住,也顾不得其他,我们奔向荷塘。原本寂静的荷塘,传来“咕咕”的鸟叫声,却又不知从何处寻觅声音的主人。塘间的细长的小道上,穿梭着一个个身影,或兴奋地手舞足蹈,或惊奇地赞叹,或驻足静静观赏,享受地闭上眼,或匿于荷叶丛中,让相机留住这一美好的瞬间。荷塘也渐渐热闹起来,不知从哪里,一只水鸟飞起,惊落了荷叶上晶莹的露水;一条冒失的鱼溜过,引得点点的浮萍倏地散开;微风中散落的花瓣,漾起一层层的涟漪。连桥边吃草的马,也因流连于如此清新纯净的美,而忘记了咀嚼,连神仙也不忍猝离,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一下子就阴沉沉的了。不一会儿,竟落了豆大的雨。虽不想这么快就离开,但也只有暂时到凉亭处躲一阵子了。看那雨中朦胧着的荷花与荷叶,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华美艳丽,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小巧灵动,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冷孤傲,是“任他密雨斜织,我只坐拥王城”的王者气概!氤氲的水气中,若隐若现的粉与白,经过雨水的洗礼,沐浴在碧绿的塘水中,别有一番情趣。而那边的向日葵,早已像打败了的兵,垂头丧气,没有一点斗志。路边的野花更是黯然失色,只剩下满满的嫉妒。
霎时间,墨蓝的天、青碧的叶、粉雕玉琢的花、小巧可爱的的莲蓬,加上雨帘的映衬,眼前的景渐渐散成一幅动人的水墨画,梦幻奇美,淡雅超然,却又是真实存在的。怪不得文人墨客、千古骚人,都要毫不吝啬地挥洒笔墨,赞一赞这满塘的荷呢!果然,有荷的地方,才是仙境,才是世外桃源啊!
想着想着,雨停了,我们又冲向荷塘。塘中的水更加清明澄澈了,因为沉淀了世俗的冗杂繁芜,即便是身处其中,也不会与之同流合污。这便是周敦颐所赞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吧!婷婷的荷花旁边,是一个个“花洒”,可爱得让人有想摸一摸的冲动。开放的荷花并不多,只有尖尖的花骨朵儿,通体是晶莹的乳白,嫩嫩的像要滴出水来。只有在最尖处有一抹淡淡的粉,羞嗒嗒地笑,却也抬头挺胸,笔直地立着,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时间过得飞快,终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向荷塘道别,也把这片美丽永远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