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earch menu
...
别用特色粉饰网络文化中的腐朽
作者: 编辑:gzszyw
发布时间:2017-10-30 19:43:12 点击数:5386

别用特色粉饰网络文化中的腐朽

高二(4)班    何枝成

近日,凭借犀利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而飞速蹿红的“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papi酱获1200万融资的事件尚未退热,其系列视频因常出现粗俗语言而被勒令整改的消息再次使人们争论不休。有人为此鸣不平,认为这是新时代自我表达的方式与网络文化的特色。

    固然,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色。在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网络世界是网民们狂欢的圣地,理应具有开放、创新和包容的特色。但被包容的,不应该是腐朽的部分。而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古人的一言一行都讲究“合乎情,止乎礼。”,尊敬他人为人的更是基本素养之一。因此,视频中出现的粗鄙之语,理应被整治。与此同时,网友们也不应用“特色”二字来粉饰网络文化中的腐朽之处,而是应该把此次勒令整改看作一次改变网络语言泛娱乐化、泛粗俗化现象的良机,并在心中敲响“礼”的警钟。

    我们都明白,文化在飞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腐朽的现象,但任何文化中的腐朽之处都不能用文化特色来粉饰,更别说是日益强大的网络文化。近年来,网络文化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上广播电视节目,进入教科书,甚至录入词典……它的巨大浪潮,冲击着网络与现实生活中无形的墙壁,并影响着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固然,网络文化的创新趋势是向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白岩松在里约奥运会中俏皮而有风度的解说,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带来了乐趣,但我们也应看到,这样的俏皮,却也不失严肃,是网络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因此,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网络世界的狂欢正在席卷全世界的人民,有着超乎想像的影响力,更应该被规范,被整治。

    而如今,互联网受众人群的低龄化已成为趋势。若祖国的花朵没有扎根于文化精髓的土壤,反而浸泡在腐水中,纵然人是一根因具有思想而区别于天地万物的苇草,也恐怕难能欣欣向荣,使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古语有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Papi酱系列视频中出现的粗俗语言是网络文化的缩影,也是现今中华文化的缩影,需要我们的重视而不是以“特色”二字加以粉饰。当然,古人也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譬如这次的整治活动,不正是一次“补牢”的好机会吗?

    若无清新空气,怎嗅花香扑鼻?若无澄澈河水,怎赏鱼戏莲下?如无纯净天空,怎观夜星闪耀?假如人人都出口成“脏”,中华文化如何继续流淌,福泽子孙?

朋友啊,请不要再用“特色”二字粉饰网络文化中的腐朽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