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培训心得——教育的责任
赣州四中薛敏
习近平主席说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可见德育在学校乃至国家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高考指挥棒下,提高升学率成了中学教育的中心任务,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校德育的缺失。如何在现行教育方式下更多地兼顾德育,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应尽的责任。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涉及众多环节,确立一个合适德育载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怎样的德育载体才是合适的呢?通过近七天的国学教育培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们可以把国学经典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让中国传统文化来浸润学生的心灵。具体到学校工作层面,个人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学习动机上突出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却出现诸多问题,道德沦陷,崇洋媚外,很多国人淡忘了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而缺乏文化支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而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个人认为学习、领悟、践行并传承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要使命。
二、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国学经典教育氛围的创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育人环境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影响不是来自语言的教化,而是源自学生内心的感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校园国学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影响需要时间积淀作保障,需要耐心等待,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半途而废。
三、国学经典教方式上注重梯度、多样化和趣味化。国学经典原典文体多为文言文,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很多学生对国学敬而远之,如何拉近学生与国学经典的距离,能否让学生喜欢甚至热爱上国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个人认为在实施国学经典教育时一定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开展国学经典背诵比赛,举办国学思想辩论赛,观看国学教育影视片等等。另外,让国学教育内容生动化趣味化也是促进国学推广的重要手段。台湾、韩国、日本合作制作了一部关于孔子生平的动画,据说这部动画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孔子在动画里的形象非常帅。
四、国学经典教育既要言传,更要身教。学校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的开展,语文老师是急先锋,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无所作为,在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所有教师都可以也都应该贡献力量。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是任何教育活动无法取代的。所以教师若能身先士卒,学习经典,感悟经典,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那教师的言行举止将无时不刻地向学生传递着来自经典的正能量。这也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升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国学经典教育的道路上,国家、社会、学校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在教育教学层面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
最后,感谢学校给我这个难得的培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