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经典,兼怀通俗
高二(4)班 许晓涵
高尔基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当下,经典如此晦涩,让人迷惘,读者甚少:而通俗文学又流于浅白无味,虽有趣但营养不高。因此,书籍作为进步的阶梯化为成功的石阶,我认为。则需坚守经典,兼怀通俗。、
经典是历史长河淘洗后不被磨灭的精华。其之精深浓厚不言而喻。继承经典,坚守经典。既是学知识开阔视野的良方,更是修心养性,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从《道德经》中领悟:“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从《论语》中感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从《孙子兵法》中感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睿智……经典是文明的发祥地,是我们子子孙孙都必须坚守,都不可抛弃的灵魂根源。纵岁月飘移,白云苍狗,纵电脑再先进,科技再发达,这经典亦当坚持。
可经典虽益处良多,亦有所不足。其之深奥玄妙,其之广博宽宏,让它远离我们最直观的最细微的感受。我们能从经典里读出时代动荡,读出英雄豪壮,读出悲者的凄凉,却鲜有对自己一点不开心的抚慰,对自己小小成功的欣赏,这则需要适应时代的通俗来弥补。
通俗文学产生于时代,反映着时代最切近人情,最真实可触的小情调。我们伤心,可以从励志书丛里挑一抹艳阳抚慰心灵;我们高兴,可以从小幸福的抒情文字里找到听众引发共鸣;我们不快,便从书上虚拟的称霸找些快意潇洒……这些最能满足我们个人情绪的文字,给了我们暂时逃出残酷现实,与梦里自由翱翔的天地。在如今金钱盛世,功名难就,生活压力巨大的环境下,通俗文学反映着我们可望不可及的追求,是维系幸福不可或缺的轻丝。诚然,过分沉溺也将导致颓唐消极,欠乏真正的修养与内涵。
经典属于时代,利于时间历史的高度,稳重而深刻;通俗属于当下,深入这个时代的最低处,细腻而轻柔。如阎连科《炸裂志》中的炸裂县,《白鹿原》中白鹿原,以及《平凡的世界》中的黄土地,都已成为时代标志,是不可不读的不可不知的书卷,更有《人生》里的高加林,《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也是不可不知的形象。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人格光辉将成为我们不息的力量。而张嘉佳的励志,卢思浩的小哲理,亦是当下无法割舍的闲书,《意林》的理,《读者》的情,无疑让人生爱。
通俗与经典绝不对立,更不相悖,而是相互交融,各得其所。于古典里体现现实寓意,于通俗中添加古典味道,益处无穷,故而请坚持经典“为往圣继绝学”做历史的高标:请兼怀通俗,感寻常之幸福,做小时代里的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