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earch menu
...
结项报告书
作者:曾凡茂 编辑:gzszzz
发布时间:2017-11-01 07:42:52 点击数:5960

赣州四中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结  项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生成教学模式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立项编号         Gzsz-16-07               

课题类别              校级课程研究            

课题负责人               曾凡茂               

所在教研组              政治                  

通讯地址             赣州四中高三年级          

电    话(办)________(手机)  13767785866 

邮    编                  341000             

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赣州四中科研处印制

 

     

 

1、              本表请打印填表,也可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书写要清晰、工整。

2、              本表须填写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3、              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4、赣州四中课题办地址:赣州市健康路53号科研处,邮编:341000,电话:8487207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生成教学模式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成果形式

结题报告

立项时间

2016年4月  日

完成时间

2017年  9  月    日

鉴定时间

年   月  日

是否通过鉴定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工作单位

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

1

刘爱平

47

中学高级

赣州四中

具体的实施

2

曾伟华

39

中学一级

赣州四中

材料收集

3

曾凡茂

40

中学一级

赣州四中

总负责课题的提出,实施

4

张艳艳

32

中学一级

赣州四中

课堂教学

5

汪锦生

34

中学一级

赣州四中

调查问卷

6

袁勇

52

中学高级

赣州四中

具体实施

7

蔡政煦

29

中学一级

赣州四中

图片收集及材料整理

8

郭恒

49

中学高级

赣州四中

论文撰写及结题报告

9

 

 

 

 

 

 

10

 

 

 

 

 

 

11

 

 

 

 

 

 

                   

 

二、研究成果简介

    内容提示: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教学改革方案和实践过程;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特色和重要建树等。该栏目限定在3000字左右

研究目标:(1)通过生成教学模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克服学生完全属于学校这一小范围。更多的让学生投身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眼光 提高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高民族生存的质量。

         (3)寻求几种符合政治教师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真正的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理论假设:学生和任何人一样,记忆都有形象思维到更高的逻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的生成一些新的想法、知识,但是如何在教学中寻求一种突破 建立起已有知识和现有知识,乃至未来新知识的一种链条,这将是人类记忆和知识衍生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飞跃。效果源于行动,行动起于动机,动机发自需求,虽然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因此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原有的内在驱动力,这将是推进教学变革的关键一环。

基本内容:通过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重新回归原本的自然状况,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在知识中驾驭生活,在关爱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关爱,在协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1)观念的突破,让学生和老师敢于走出传统课堂,政治课堂设在社会的各个层面。

(2)探究几种真正符合实际的具体教学模式,并且不断通过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

(3)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的立体教育网络,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的水平。

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社会掀起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推广热潮,并且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地方意识,并且开始校本课程改革,真正让教学更加贴近教学实际。

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政治教学理论,建立形象思维与理论思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养成生成知识的习惯,这是建立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并且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闷,使课堂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真正的解放教师和调动学生的双重互动,形成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内容提示:预定计划执行情况,课题研究和实践情况,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研究工作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本次课题研究能够基本按照原计划进行,但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超出预期的情况,比如孩子对于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并不是太好。还有就是对于第二课堂,容易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两个课堂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