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js金沙(NO.1)·官方网站

logo
search menu
...
赖传珠: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
作者: 编辑:gzszls
发布时间:2021-05-10 10:46:40 点击数:4955

    今年4月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赣南籍开国上将赖传珠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赖传珠从连党代表做起,直至大军区政治委员,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成为卓有建树的军队政治工作领导者。他信念坚定、追求真理、顾全大局、勇于开拓、勤奋好学、赤诚为民,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是3位江西籍开国上将和134位赣南籍开国将军中的杰出代表。

  信念坚定 始终不渝

  1910年4月3日,赖传珠出生于赣县大埠乡大坑村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给他取号“鹏英”,期望他“大鹏展翅高飞,留下一世英名”。五卅运动爆发后,赖传珠积极投身工农革命活动,加入青年干社,协助总工会开展组织宣传工作。1927年4月,他不畏“白色恐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对此,赖传珠后来回忆说:“国民党已为反革命分子所把持,变为欺骗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因此,退出国民党的组织,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革命的、打抱不平的、为穷人谋解放的。”这充分彰显了他对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坚贞不渝。

  1927年8月底,受中共赣南特委指示,赖传珠等回到家乡秘密组建工会,发展党的组织,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担任白石党支部书记。1928年2月18日,赖传珠等组织领导大埠农民暴动,占领赖村、彭屋。当天,赣县南区工农革命委员会在大埠圩成立,赖传珠当选为委员,红旗在大埠上空飘扬。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镇压,终因敌强我弱,暴动受挫。暴动队员及其家属900多人惨遭杀害。赖传珠家产被掠劫一空,房屋被烧;父亲被害,母亲、叔伯相继被捕,遭受酷刑致死,全家为革命罹难。但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3月22日,赖传珠化装成商人离开家乡潜入赣州城,历尽艰苦,辗转湖南桂东,奔赴井冈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被任命为特务连党代表。

  从此,赖传珠跟随毛泽东开始了南征北战的革命生涯。他先后经历了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英勇斗争在长征路上,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的抗日战场,转战于东北、华北,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继而挥戈南下直捣广东,把红旗插上海南岛。38年的戎马生涯充分证明,无论革命斗争多么复杂曲折、艰难残酷,赖传珠始终不变的是对党绝对忠诚,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追求真理 勇于开拓

  赖传珠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有着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陈毅元帅高度评价他:“赖传珠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38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对我军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29年12月,赖传珠参加了古田会议,聆听了毛泽东的重要报告。回到部队后,他边行军作战边传达贯彻古田会议精神,带领支队党委成员和各支部对照古田会议决议逐条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纠正的措施,对有抵触情绪的同志进行耐心说服和批评教育,从而造成了自上而下敢于批评、敢于自我批评和勇于反不良倾向的浓厚氛围。在纵队政治委员罗荣桓的指导帮助下,部队的思想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在官兵关系、军政关系、军民关系等方面焕然一新。他抓住红四军在寻乌、安远一带发动群众的机会,直接向党代表毛泽东请教和学习。他认真聆听毛泽东总结革命军队管理教育方法的经验做法,并且身体力行去贯彻,逐步使自己成为红军中一位出色的政治委员。

  赖传珠在任沈阳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期间,强调各级党委和高中级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提出沈阳军区每年要办一期理论轮训班,要求高级干部系统学习《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并通读《毛泽东选集》。他自己带头学习,把《毛泽东选集》放在身边,常读不懈。

  在军队政治工作中,赖传珠勇于开拓,用理论指导实践。他先后写下《古田会议前后》《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抗战以来的新四军》等文章。为了避免工作一般化,他强调要善于抓典型。雷锋的典型,就凝聚着他的心血。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作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并在《人民日报》和其他各大报刊刊发。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此外,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模范红九连等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在全军、全国广为宣传。

  顾全大局 克己奉公

  1934年10月,赖传珠率领部队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突破敌人封锁线。遵义会议后,部队因减员进行合编,赖传珠调红一军团政治部任组织部副部长。部队到扎西后,红一方面军缩编,许多领导干部下到基层工作。这时,赖传珠奉命回到红五团任政治委员。他曾先后三进三出红五团,职务多次升降,但他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勇于担当,党需要他到哪里就去哪里,能上能下,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长征途中,在胸部负重伤的情况下,他坚决要求随军行动,继续长征。他以坚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地爬越白雪皑皑的雪山,一步一步地走过茫茫无际的草地。只要身体稍微有好转,他就参加战斗,指挥战斗。在赖传珠的言传身教下,战士们越发英勇战斗。

  1955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赖传珠具体领导了首次军衔评定工作,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制订出军队授衔条例,并提出了勋章镀金长久保持原有光泽的建议。整个评衔工作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和全军官兵的拥护。为了使授衔工作顺利进行,消除攀比之风,赖传珠主动提出自己评为“中将”。后来,中央军委研究,按照赖传珠的资历和功勋,决定授予他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赖传珠非常注重教育子女,经常嘱咐他们不要特殊,不要骄傲,不要有优越感。病危临终前,他再三叮嘱子女:“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赖传珠这种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的无私精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是我们赢得群众、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

  勤奋好学 锐意进取

  赖传珠一生勤奋好学、锐意进取,平日坚持写日记和学习笔记。从1934年10月参加长征起,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解放海南岛,赖传珠坚持写了大约70多万字的日记,记载了15年零6个月的战斗生活。他的日记成为研究党史、军史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在异常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坚持写日记,落笔时间往往是深夜十一二点。这对于长年征战的将军来说难能可贵。如1935年4月26日,他在战斗中负重伤后仍写下了“因伤势太重到达地点没记”。第二天刚清醒一些,他又拿起笔来坚持写日记。聂荣臻曾这样评价赖传珠:“在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暴里,在戎马倥偬的战斗间隙,环境极度紧张,工作十分繁忙,能把部队的行军、作战情况几乎天天不漏地记载下来,难能可贵,令人钦佩。”

  赖传珠在沈阳军区工作的6年中,就积存了一尺厚的手稿,达百万余字。他的《古田会议前后》《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等著作和他亲自起草的文件、讲话稿等,都是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写成的。他常对同志们讲:“领导干部亲自动手,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党的优良作风。”

  赖传珠始终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无私的党性,对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发展和胜利,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革命功绩和高尚情操,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Baidu
sogou